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
1.原则轻度酮症酸中毒鼓励进食进水,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尿酮或血酮,用足胰岛素;中度或重度DKA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去除诱因。
2.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3条。
通常先使用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充5%葡萄糖或糖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
如无心力衰竭,输液速度开始宜较快,可在2小时内输入~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BP、HR、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第3~6小时可输入~ml。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ml,严重失水者可达~ml。对年老、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
3.清醒病人,鼓励多饮水。
4.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既能有效抑制酮体生成,又能避免血糖、血钾、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最常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应用胰岛素输注泵CSⅡ连续皮下输注。开始时成人4~6u/h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每1小时或2小时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
(1)如血糖平均每小时下降3.9-5.6mmol/L,可维持原低速。
(2)如血糖无肯定下降,应提高胰岛素滴注。
(3)如血糖下降过快或出现低血糖反应,可酌情采用以下措施:1.每小时血糖下降5.6mmol/L,可减慢胰岛素滴速。2.血糖5.6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泵入,改单纯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胰岛素,无需给病人高张糖(因为胰岛素在血中半衰期仅3-5分钟,代谢清除快)。
(4)当血糖下降至14.0mmol/L时,转入第二阶段治疗,即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糖盐水,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为2~4g:1u,即ml5%葡萄糖液中加入6~12u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至尿酮转阴,过渡到平时的治疗。
5.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用药。
一般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只要病人有尿即可静脉补钾,24小时总量3~6g。如果治疗前已有严重低血钾,尿量=40ml/H或已出现危及生命的低钾性心率失常,可在胰岛素及补液的同时即开始补钾。
6.加强基础护理及时清洁皮肤、口腔、预防压疮和继发感染;昏迷者给予吸氧,定时翻身;烦躁者给予安全保护,如加床挡,使用约束带。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瞳孔大小和反应、HR、R、BP、出入量等,并准确记录。监测血糖并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血糖下降,酸中毒已改善,昏迷反而加重者,应警惕脑水肿的可能,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速尿、地塞米松等积极治疗。
8.病重者给予心电监护。如呕吐伴急性胃扩张,可用5%碳酸氢钠洗胃,清除残留食物,预防吸入性肺炎。
白癜风传染吗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