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儿童中毒事件多发当心防备3类中毒物
暑假来临,孩子们迎来了快乐的假期时光,家长们也迎来了安全隐患高峰期。每到假期,各种孩子的意外事故频发,其中因误食而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数。年7月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报告》研究数据表明,中毒是产生在家中的第一大儿童伤害,其中,药物中毒的比例从年的53%上升至年的64%。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统计,医院急诊科的患儿80%为3岁以下幼儿,其中各类中毒占所有意外的三分之一以上。39育儿提示家长,一定要提高孩子中毒意外的防范意识,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暑假。
孩子最易误食3类“中毒物”家长应做好防范措施
1.各种药品
在产生孩子误食中毒案例中,产生频率最高确当属误食药品。几岁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看着大人吃药,会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而且很多药品色彩艳丽,看起来很像美味的糖果,因而有的孩子就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拿来吃。
防范措施:预防孩子误食药品,首先要做的就是讲药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其次要给孩子正确的观点,告知他药是不能随意吃的;第三,孩子生病吃药时,不要诱哄称“这是糖”,以避免给孩子造成误导。
2.各种腐蚀性液体
误食各种腐蚀性液体也是儿童误食中毒多发缘由之一。在临床案例中,孩子误服的各类液体五花八门,洗衣液、香水、胶水、洗甲油、天那水、洗洁精、蚊香液等等,防不胜防。而有的液体腐蚀性很强,很容易产生食道烧伤,严重者乃至可能致残、致命。
防范措施:家长应当将所有危险的液体物品保管好,并对孩子进行常识教育,明确告知孩子甚么不能喝。另外,家长对多动又喜欢抓东西往嘴里塞的幼儿要特别“盯紧”,以避免酿成悲剧。
3.老鼠药、蟑螂药
这种情况虽然发生率较低,但缺少最严重、最致命的。有的家庭由于老鼠、蟑螂泛滥,可能会放置老鼠药、蟑螂药。而年龄较小的孩子,会误以为是可以吃的食品,喜欢抓着甚么就往嘴里塞,家长一时的忽视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如果需要放置老鼠药、蟑螂药等,首先是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位置;其次建议晚上睡前避免,早上起床就收起来,以避免孩子误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看管好孩子。
孩子误食中毒别急着催吐
孩子如果产生了误食中毒事件该如何应急处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主任朱翠平表示,对误服中毒,家长首先要判断是服了甚么药物或毒物,根据药物、毒物的种类判断应当怎样做应急处理。朱翠平主任提示家长,3岁前的孩子产生误食中毒,不要轻易催吐,特别对已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幼儿,以防产生窒息。
如果孩子误服药品,某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小,如维生素类,吃错了或多吃了一两片,问题不大,但有的药物如安眠药及某些解痉药、退热药等,幼儿多吃会出现昏迷、心跳加快乃至休克,一些外用药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蚀性,必须及时处理;
如果误服腐蚀性液体,应立即喝牛奶、豆浆;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
误服强酸,应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
如果误喝了碘酒应赶忙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以阻挠人体对碘的吸收;
错喝了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应立即多喝浓茶;
误服老鼠药或其他不可食用物品,一定不能让孩子喝水漱口,除非保证孩子能将水全部吐出来,医院洗胃,不能当时看见孩子没有不适症状就大意,由于有些中毒症状的出现会有延后;
医院救治,最好带上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呕吐物。
39健康(
白癜风好治愈吗北京治疗白癜风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