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技术原生态牧业奶牛真胃移位的

赵飞李威王永信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

黑龙江原生态牧业

真胃移位,即真胃变位,简称DA,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引发营养代谢紊乱的病理现象。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大约有85%的病理表现为左方变位(LDA)。

真胃移位的发病机理

目前,关于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机理可整理归结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奶牛分娩后腹腔的空间结构变化。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使得子宫占据腹腔的空间越来越大,子宫位置也由盆腔滑落至瘤胃后部下方,迫使真胃前移并略微偏左,而这时幽门部继续延伸至奶牛右侧。当产犊后,由于子宫逐渐向盆腔口回缩,在正常情况下,真胃又可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但当发生LDA时,由于胎儿娩出,子宫的压力就会骤然消失,而瘤胃由于重力下沉,使得幽门末端完全滑落至奶牛左侧下方,真胃被压到瘤胃左方,置于左腹壁与瘤胃之间。

第二,分娩后代谢失调导致的真胃网膜变化,这一点主要是分娩前后奶牛血钙水平的下降使得真胃收缩力呈线性下降,导致真胃网膜允许被拉长,同时由于钙的流失,也会发生真胃迟缓。已有研究资料表明,与正常血钙水平(9~10mg/dL)相比,血钙水平为7.5mg/dL时,真胃蠕动能力会下降30%,收缩力下降25%;当血钙水平下降为5mg/dL时,真胃蠕动能力会下降70%,收缩力下降50%,而通常在血钙水平低至约4mg/dL时才会观察到产后瘫痪(MF,即奶牛卧地不起),这一点也正好可以部分解释某些运营牧场MF发病低而DA发病高的现象。为彻底避免真胃网膜的变化,我公司现已对发生DA的牛只进行真胃网膜固定手术,且从目前的术后DA复发情况来看效果良好。

第三,日粮结构变化使得真胃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增加导致的真胃迟缓。现已证明,真胃内的VFA含量过高会降低真胃收缩力。在泌乳早期,由于运营牧场需考量产后能量负平衡的消极影响,往往会提高精料水平,增加日粮的能量含量,且与干奶期饲喂的高粗料日粮相比,新产日粮在瘤胃三相状态中的草垫层厚度会迅速下降,再加上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会尤为显著的降低其厚度。总而言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瘤胃草垫层厚度下降,谷物颗粒就会沉积至瘤胃和网胃的底部,并在此发酵从而增加进入真胃的机会。

与此同时,为保证奶牛健康,又需要保证日粮中物理有效纤维的含量,而由于青贮的特性和质量,优质进口苜蓿就成为提供物理有效纤维的理想来源(新产日粮中,进口苜蓿可占粗饲料用量的40%~50%,DM),如果由于TMR日粮制作不佳导致挑食,会近一步加剧VFA在真胃的含量。此外,由于瘤胃草垫层厚度的减少,奶牛的反刍活动也会减少,对瘤胃的缓冲能力也会下降,同时由于泌乳初期瘤胃乳头尚未完全发育或恢复,与泌乳末期高吸收性的粘膜相比,会有更多的由瘤胃和网胃产生的VFA过瘤胃而进入真胃。这一机理也可以解释高产奶牛真胃变位多发于分娩后10天内发生这一现象。

哪些管理环节易导致真胃移位高发?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哪些管理环节会导致真胃移位高发呢?

第一,产犊季节。通过统计牧场在年4月至年3月的产犊和DA发病数据,可以发现DA发病与产犊季节有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与环境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和代谢活动的影响有关。根据Young()的研究结果,当奶牛低于热中温区(5~20℃),反刍动物可以通过提高隔热、提高基础代谢强度和增加DMI来适应慢性冷应激环境,同时反刍活动、瘤-网胃运动和外流速度也会增加,但在极低温度下,干物质采食量不再随代谢率增加而增加,奶牛更会加剧能量负平衡,使得DA发病的风险增加。

不同产犊月份对DA发病的影响

第二,围产天数与胎次。通过统计头正产产犊母牛(头胎头、经产头)的DA发病数据,可以发现头胎围产天数≤15天以及经产围产天数≤10天的发病率最高,但与当前围产天数最大化的管理理念相悖的是,随着围产天数的增加,DA发病并未呈现相应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对于当前使用阴离子盐的低能(NEL=1.5Mcal/kg,Starch=14%,MP=g/d)日粮的经产牛群。通过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包括:(1)以经产围产配方为例,其日粮淀粉水平仅14%~15%左右,如果对于使用新产配方(淀粉23%~24%)的牧场,二者淀粉水平差距较大,对于直接使用高产配方加0.5~1kg进口苜蓿的牧场,二者的淀粉差距可能更大;(2)头胎和经产围产DMI不足且变异大,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阴离子盐量,使得围产牛尿液PH和血钙水平波动大,影响产后DMI的恢复和泌乳高峰以及能量负平衡的缓解。

不同围产天数对头胎和经产DA发病的影响

第三,其他代谢性疾病对DA的影响。通过统计其他代谢性疾病与DA发病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导致酮病(包括亚临床酮病)是导致真胃移位高发的第一因子,其次分别是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产后瘫痪。导致酮病高发除DMI这个因素外,产后体脂动用过度(BCS下降)以及干奶时泌乳天数也会增加酮病发病的风险。

其他代谢性疾病与DA发病的相关关系

干奶时泌乳天数对产后酮病的影响

第四,低血钙对DA的影响。通过检测经产牛产后血钙数据表明,与血钙含量≥78.3mg/L相比,血钙含量低于78.3mg/L会显著增加DA的发病比例。

血钙对产后DA发病的影响

控制产后真胃变位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在饲养过程中,控制产后真胃变位DA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做好冬季产犊的防寒保暖以及通风举措,特别是天气突变导致的应激对DA发病的影响,如果能够通过繁育管理逐步实现产犊季节的调控可能会更有利DA发病的控制,但这需要考量胎间距、泌乳高峰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缩短围产和新产日粮营养素差距,同时调整围产转群策略以及新产配方的过渡方案。具体举措包括:(1)提高围产牛淀粉含量至20%,同时保证围产牛日粮的物理结构,避免挑食;(2)控制围产天数,使得经产围产平均天数在17~18天,范围15~21天,转群频次为2次/周,头胎围产天数也要适当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围产天数的设置应该随妊娠天数和产犊天数动态调整,同时不包括早产);(3)新产日粮平均使用天数应小于15天,最短7~8天即可转高产,以减少体况过度下降的风险。

第三,围产期DMI最大化,同时要注意产前DMI的稳定性比量的变化更重要,具体包括产前7~21天,奶牛的DMI达到体重的2%;产前1~7天,DMI可逐渐降到体重的1.5%左右,产后1周DMI应达到体重的2.5%。为了实现这一点:(1)牧场在每周进行围产转群时,一定要避开采食高峰,同时将产犊日期临近的奶牛放置于同一个圈舍,利于监测产前DMI的变化;(2)做好基础的饲养管理工作(饮水、卧床、清粪、及时投料不空槽、推料);(3)合理且执行稳定的TMR制作,包括原料稳定(最好能做到原料分级分类使用,特别是粗饲料,有围产牛专用饲草,如进口燕麦草的稳定供应,同时围产牛一定要饲喂质量最好的青贮,预防青贮中丁酸导致的酮病)和制作稳定(装投料精准度、颗粒度、DM),保证围产牛瘤胃草垫层的厚度;(4)控制好饲养密度,包括围产前期以及新产牛的饲养密度,尽可能使饲养密度不高于85%,但需注意奶牛采食有就近原则,密度不要太小,如果密度太小,撒料没撒到,会影响采食;(5)管理应激最小化,包括围产牛转群频次(不超过2次/周)和热应激(防暑降温,如风扇和喷淋的管理)。

第四,控制体况,避免奶牛体况过度动用加剧酮病的风险。对于泌乳后期体况偏瘦(BCS<3分)的奶牛继续饲喂高产配方,对于体况偏肥(BCS>3.75分)的奶牛调至低产舍,饲喂低产配方;而对于干奶期体况较瘦的奶牛来说,可在干奶期增加能量饲料的供应以恢复体况,这个时候奶牛是能量正平衡,但此时肝脏并不贮存脂肪,即不会形成脂肪肝,但对于过肥的奶牛一定不能限饲,否则会促使脂肪组织的提前动员,使得血中NEFA和肝脏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对此,一方面可通过添加保护性胆碱等促进肝脏的脂肪代谢,另一方面产后灌服丙二醇、丙酸盐等葡萄糖前体物,这一机理主要与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可降低酮体的生成。此外,从繁育角度减少拖配或屡配不孕牛只的比例,加大因繁殖障碍导致过肥牛只的主动淘汰也是实现体况控制的关键。

第五,降低低血钙。目前主流的血钙控制举措包括:(1)调整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即通过使用阴离子盐降低奶牛血液PH,使其呈现代偿性酸中毒,保证PTH的活性,换句话说阴离子盐就是为了预防奶牛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会破坏PTH的构象,影响其对血钙含量的敏感性)。对于阴离子盐的使用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其一,控制围产牛尿液在5.5~6.5的合格率至少80%以上,而不是只看尿液PH均值;其二,保证围产牛TMR日粮搅拌质量,避免挑食,同时要定期对于不同批次粗饲料(主要是燕麦草)或不同配方的围产TMR日粮中强制碱性阳离子(如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进行监测;最后,依据博瑞甄博士的理论,在不考虑早产牛的情形下,饲喂阴离子盐10天即可达到酸化效果,饲喂时间过长只会增加饲喂成本和围产牛饲养密度控制的压力;(2)钙剂补充,主要是指博威钙等产品的灌服或投喂,这一点一定要根据产后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以及血钙水平做综合判断以决定其使用方案,不能仅考量成本。

来源:荷斯坦杂志RECOMMEND推荐阅读

张廷青蒋丽丽李安岩:益生菌对哺乳犊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什么影响?

马翀:专注奶牛乳房炎治疗减少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国诗华特邀郭刚李冉分享提高奶牛21天怀孕率秘诀

7.29-31文山再相聚广南高峰牛第二届肉牛论坛南方峰会

Jantijn博士谈牧场如何管控好夏季环境性乳房炎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ysjk/2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