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知健康!
一目了然
自我评判
医学研究证明,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你的身体属于什么体质?
酸性体质者的特征酸性体质者的身体会出现这样一些特征:
1身体出现肥胖、困乏、疲倦及精神不振。2酸性体质容易引起溃疡、便秘等。当人体内的酸素升高引起质变,疾病也就产生了。3胃酸过多,就会引起胃痛、冒酸水,甚至发展到胃溃疡。4体液中的酸性较高,会产生一种酸性物质,医学上称为嘌呤,这种物质在身体内游动,在关节部位会形成一种结晶,这种结晶直接导致关节痛风类疾病。5酸性体质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英国牛津大学曾经对42位儿童做过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孩子的智商与大脑皮层的酸碱度有很大关系。大脑皮层的碱性越强,智商越高。反之则智商越低。总之,因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引起的病状很多,像由胃肠道酸性过高而引起的胃病、便秘、慢性腹泻、尿酸过多、四肢酸痛等症状。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与碱性体质相比,酸性体质的人经常会感觉到身体非常的疲乏劳累、而且记忆力也容易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并且还会出现腹泻和便秘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医院检查的时候,也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的话,女性的皮肤就会过早的暗淡和衰老。如果是儿童酸性体质的话,很容易会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健康。
如果是中老年人是酸性体质,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大多数的痛风、高血压和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的体质。这还仅仅是我们身体当中的PH值稍微低一点的表现,如果是我们的体液酸的太厉害了,那么人就会受不了,当人的体液太低的时候,就容易发生重大的疾病,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非常可怕。
六大原因造成人体酸性化1饮食结构不合理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往往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蛋,一旦这些酸性食物成为我们的主食,酸性体质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2运动不足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但现代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3过重的心理负担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烟、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饮酒等,极易导致人体的酸性化。
5生活不规律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6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饮用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造成严重污染,人们摄入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饮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气后,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造成体质酸性化。
如何改善酸性体质首先在日常生活之余需要保持运动量同时戒除不良嗜好,还需要改善自我生活规律,当然注重饮食结构也是相当重要的。饮食上的调理不但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也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既然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酸性体质,那么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也能慢慢改善人体的体液环境。平时多吃碱性食物,也就是蔬菜水果,对身体多有裨益。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膳食搭配,因为血栓和糖尿病都有引起酸中毒的潜在危险。碱性食物非常多,按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寒性、凉性、平性、温性和热性五类。
寒性碱性食物1蔬菜类:番茄、香瓜、竹笋等。2食用药材类:石斛、芦根。3水果类:猕猴桃、香蕉、柿子等。4制品类:食盐。凉性碱性食物1蔬菜类:茄子、黄瓜、冬瓜等。2食用药材类: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3水果类:苹果、梨子、橙子等。4饮料类:茶叶。平性碱性食物1蔬菜类:胡萝卜、茼蒿、马铃薯等。
2食用药材类:天麻、甘草、茯苓等。3水果类:葡萄、桃子、樱桃等。4坚果类:大豆。5饮料类:豆浆、牛奶、葡萄酒、蜂蜜。温性碱性食物1蔬菜类:山药、洋葱、韭菜等。2食用药材类:何首乌、冬虫夏草、人参等。3坚果类:栗子、杏仁。4制品类:食醋。热性碱性食物1蔬菜类:辣椒、胡椒、大蒜。2食用药材类:肉桂。3水果类:荔枝、桂圆、橘子。4制品类:食碱。服用金健康山药钙系列产品金健康营养自助工程研发了,以怀山药为载体并加入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素。山药食用、药用价值兼具,可入人体脾经、肾经、肺经,从根本上使人体恢复健康,且无副作用。
怀山药产量大,中国百姓人人可消费得起。
正如加碘盐,金健康山药钙系列产品将成为中国人的第二次膳食革命。
亚健康酸性体质跟多数慢性疾病都有直接关系。要想摆脱酸性体质,赶紧把以上知识收藏起来吧~
本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金健康深圳推广站您身边的养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