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要避免走误区才可将血糖控制好
李琳
医院内分泌科临床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孩10岁就被诊断患有糖尿病,至今已有9年,母亲因糖尿病已离世,父亲一个人拉扯着患病的女儿长大,9医院的次数已记不清了。现在女儿考上了大学,却因再次糖尿医院抢救,父亲因担心她无法正常学习及生活,不同意她外出上大学,只求“女儿能活着”。女孩病情及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
糖尿病病程日久,长期的高血糖会增加截肢、心脏衰竭、中风、肾衰竭、失明及妊娠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很多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好,是没有进行科学治疗,或是在防治中存在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吃主食。主食不够,能量会缺乏。为了补充机体需要的能量,吃进去的鱼、肉等蛋白质就会被当作粮食消耗掉。久之,身体无法维持自身的肌肉量,人会逐渐丧失运动能力,还会导致患者精神焦虑、情绪波动、睡眠不良、多思多虑等。
误区二:家务可以代替运动。因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不定,可能体力消耗不够,且做家务动用的肌肉和做运动是不一样的。好的运动往往能调动全身肌肉,比如跑步时,至少能动用上半身9块肌肉和下半身28块肌肉。
误区三:自查血糖只查空腹血糖即可。有的人一查空腹血糖正常就认为血糖控制好,而并发症仍在继续发展,这往往是因为餐后血糖控制不好。
误区四:口服药对肝肾有损,尽早打胰岛素。有些患者来就医,用胰岛素量很大,但血糖却波动很大,这种情况下,医生给其调整是增加二甲双胍,减少胰岛素用量或做相应调整。结果,几个月后,患者血糖控制得比原来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健康吧主:杨蔚然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