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糖尿病之友
作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EASD)又联合发表了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患者有禁忌证,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二甲双胍为何能脱颖而出?
二甲双胍之所以能在诸多降糖药物中脱颖而出,完全得益于其全面的功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又是导致多种代谢紊乱(如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罪魁祸首。据统计,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尽管目前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很多,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近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首先,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是靠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元的产生来完成的。它不会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也不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其次,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非常理想;第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可有效控制体重;第四,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是目前惟一有证据表明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有研究证明,二甲双胍除了能降低42%的糖尿病相关死亡外,还可降低39%的心肌梗死风险和41%的脑卒中风险;第五,二甲双胍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服用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曾几何时,临床上因担心二甲双胍会引起乳酸酸中毒,而将它长期打入冷宫。然而,国内外诸多临床试验分析证实:没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至于个案报道的乳酸酸中毒病例,都是由于对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即:肾功能不全、心衰、肝功能异常)掌握不严所致。另外,二甲双胍只降低高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没有降糖作用,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除了降糖以外,还可以减轻体重,全面控制各种代谢异常,这种“多面手”的功效,是其他口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所不可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二甲双胍当仁不让地成了口服降糖药大军的排头兵。
但在许多糖尿病患者中流传着二甲双胍损害肾脏的治疗误区,很多患者由于这一误区拒绝应用二甲双胍,从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知道,二甲双胍是肾功能不全不能用(肌酐大于цmmOl/L),因为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不能经肾脏排出,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但二甲双胍本身并不损害肾脏。因而说二甲双胍损害肾脏是不科学。还有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不顾具体病情如何,只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使血糖长期不能控制达标,这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治疗糖尿病除了需要加强锻炼和饮食控制外,还必须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如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遵从医嘱并尽早接受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昆明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