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女童误服爷爷的心脏病药导致心、肺、肾功能失常,医院抢救。
3岁男童从三楼家中坠落,吓坏父母。
7岁女童夜市吃羊肉串,被金属签儿烫伤……
近日,医院急诊科接收不少意外伤害患儿,其中以误服、外伤、烧烫伤等居多。儿医专家在此提醒家长,暑期是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但玩闹的同时需警惕意外伤害的发生。
误服:别让“随手一放”酿悲剧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些常用药,不过你家的药都放在哪?不少家长将药随手一放,这就很容易让孩子误服药品酿悲剧!
据了解,每年全球有4.5万多名儿童因误吞异物死亡,在中国,与前10年儿童农药中毒高发现象相比,现在的孩子医用药物中毒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从中毒年龄来看,8成以上的儿童中毒发生在4岁以下儿童,1—4岁儿童占药物中毒儿童总数的64.0%;10岁以上儿童发生率则较低。
内科监护室吕艳琦提醒家长:进入暑期,低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尤其要注意妥善保管家里的小物品,以免孩子误以为是饮料或者糖果,避免误服。
如果孩子误服的是片剂或者固体颗粒的话,而且还在口腔里边,可以考虑用手指把它抠出来;如果误服的是液体剂,比如说强酸强碱一类,不主张催吐,医院就诊。
外伤:缺少看护熊孩子总受伤“每年暑期都是儿童外伤的高发期,磕碰伤、跌落伤、坠落伤等。”急诊科医生冯欣说,夏季衣着单薄,皮肤外露部位较多,儿童自制能力较差,好奇心重,对危险认识不足,部分家长又疏于看管,儿童外伤增加,其中又以3-6岁儿童居多。
外伤后家长们切勿惊慌,对于一些小的皮肤擦伤,伤口表浅无污物,可自行以碘伏等处理伤口;如果受伤严重,要立即送医,送医过程中出血明显的部位,可用消毒的纱布进行包扎,条件不具备的,也可用干净衣物暂时压迫止血。
对于高空坠落的孩子,不要搬动,立即呼叫急救。先止血、包扎、固定,再搬运。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孩子伤情。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摔撞后即使没有明显的外伤,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头痛、头晕、呕吐、腹部疼痛、四肢的疼痛等各种不适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诊。
烧烫伤:冷水冲洗30分钟最有效对于烧烫伤,最简捷、有效的止痛方法是用冷水冲洗受伤创面。水温越低越好,最好用流动的清水(自来水)冲洗,方便时水中可加冰,如果隔着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开冲洗时间30分钟以上。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一度烫伤),可用冷开水冲洗清洁创面,涂上烫伤膏即可。如果创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说明烫伤已经相当严重,此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医院处理和治疗。
暑期孩子受外伤激增,主要原因是缺少家长的监管和看护,大量的时间是孩子独处,没有家长看护,所以一些意外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行踪,多加注意,受了外伤别不重视,医院检查治疗。
宣传科马一禾文
信息科文珊排版
往期回顾
1岁妞妞吞了八颗地高辛,住进重症监护室(都市频道)
莫让假期成为孩子近视的“加速器”
如何让宝宝少生病?接种疫苗少不了!
三伏天要来啦,谨防宝宝夏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