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儿童急性中毒的危险就在身旁,支招
孩子的健康成长路上难免会有一些磕绊,例如:急性中毒!由于家长的忽视孩子可能会偷偷摸摸的吃一些东西,遇到不好的情况后该怎么办?今天来支招!儿童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如误服有毒物或服药过量、或食用某些野生有毒植物,吸入有害气体等。
有资料表明,1~4岁儿童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总死亡缘由首位,中毒则为意外死亡的第3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打击。造成儿童中毒的缘由主要是由于儿童年幼无知,缺少生活经验,不能辨别有毒无毒。及时清除毒物,有效护理是抢救儿童急性中毒的关键。
中毒的途径有哪些?1、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吸收可达90%以上。毒物进入消化道后经过口腔黏膜、胃、小肠、结膜和直肠吸收,但小肠是最主要吸收部位。常见的缘由有食物中毒、药物误服、灭鼠或杀虫剂中毒、灌肠时药物过量等。
2、皮肤接触
由于儿童皮肤较薄,脂溶性毒物就易于吸收;毒物也可经毛孔到达毛囊,通过皮脂腺、汗腺吸收。常见的有蜂刺、虫咬、动物咬伤等。
3、呼吸道吸收
多见于气态或挥发性药物的吸入。由于肺泡表面积大、毛血管丰富、进入的毒物易迅速吸收,这是气体中毒的特点。常见的有CO中毒、有机磷吸入中毒等。
4、注射吸收
最常见的就是误注药物。如毒物或过量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被机体吸收最快!
5、经创伤口、创伤面吸收
如大面积创伤但是用药不当,可经创面或创口吸收中毒。
中毒以后应如何处理呢?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就是立即医治,否则可能会失去抢救的机会;在毒物性质没有搞清楚之前,按一般的中毒医治原则抢救患儿,以排出体内的毒物为重要措施,尽快减少毒物对机体的伤害;保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器官的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毒物的吸收,增进毒物的排泄。1、现场急救
使患儿稳定,呼吸道保持顺畅、呼吸有效及循环良好是非常重要的。应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心电图,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对呼吸抑制或气道阻塞儿童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如明确是阿片类药物中毒而至的呼吸抑制,则可选用阿片类受体抗拮抗剂医治,使呼吸恢复。
2、毒物的清除
排出体内还没有吸收的毒物(一般来说,液体毒物在误服后30min内被基本吸收,而固体毒(药)物在误服后1~2小时内被基本吸收,故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毒物吸收可使中毒程度显著减轻)。
1、催吐:适用于年龄较大、神志苏醒和合作的患儿。催吐一般在4~6小时内进行。但由于儿童呕吐反射自我保护能力差,催吐应慎重。有严重心脏病、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昏迷或惊厥、强酸或强碱中毒和汽油、煤油等中毒的患儿和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能采取催吐。
2、洗胃:洗胃的目的是清洗出尚在胃内的毒物,并进行毒物鉴定。对摄取毒物时间在1小时以上者,有些毒物已进入肠内,则洗胃作用不大。
3、可在活性炭运用后进行,使活性炭-毒物复合物排出速度加快。在较小的儿童中,应注意导泻而至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全肠灌洗:中毒时间稍久的,毒物主要存留在小肠或大肠,需进行全肠灌洗;对一些缓慢吸收的药物,如铁中毒等则较为有效。对服腐蚀性毒物者或患儿极度衰弱时,忌讳导泻及全肠灌洗。
5、皮肤黏膜的毒物清除:接触中毒时应脱去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毒物接触部位,,或用中和法,即用弱酸、弱碱中和强碱、强酸;如用清水冲洗酸、碱等毒物应最少10分钟。
6、对吸入中毒,应将患儿移离现场,放置在痛风良好、空气新鲜的环境、清算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氧。
7、止血带的运用;注射或有毒动物咬伤而至的中毒,在肢体近心端加止血带,阻挠毒物经静脉或淋巴管弥散。止血带应每20~30分钟放松一次。
采取哪些措施可增进毒物的排出?(1)加强利尿和碱化尿液
1.加强利尿:主要用于毒物以原形由肾脏排出的中毒。有心、肺和肾功能伤害者忌用。方法为快速大量静脉输注5%~10%葡萄糖溶液或5%糖盐水溶液,每小时~ml,同时静脉注射呋塞米20~80mg。
2.碱化尿液:一般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尿pH≥7.5。常用于较严重的水杨酸类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碱化尿液时应适当补钾,有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时忌用。
(2)供氧
高压氧医治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殊效疗法。
(3)血液净化
一般用于血液中毒物浓度明显增高、中毒严重、昏迷时间长、有并发症和经积极支持疗法病情日益恶化者:
1、血液透析:一般在常规医治失败后运用,用于可透析毒物的严重中毒,如严重的苯巴比妥、水杨酸类、茶碱类、甲醇、乙二醇、锂中毒等,通常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血液透析效果好。
2、血液灌流:是将血液引入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中,血液通过吸附剂时其中的毒物被清除,血液灌流的吸附材料主要有活性炭和中性大孔树脂两种。
3、血浆置换:用于清除游离或与蛋白结合的毒物,特别是生物毒(如蛇毒、蕈中毒)及砷化氢等溶血毒物中毒,通常需在数小时内置换3~5L血浆。
点击下方“浏览原文”意想不到的欣喜等着你哦~~↓↓↓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