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

随着奶牛事业的不断发展,产量的不断上升,奶牛的三大疾病(乳房炎,消化道疾病,肢蹄病)之一的肢蹄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势头,逐渐成为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每年因肢蹄病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牛15%以上。现就其病因及防治简单介绍如下:

  一、发病原因

  1.钙磷比例不当或不足

  正常情况下奶牛日粮的钙磷比例应该是1.5或2:1。钙的比例过高会影响磷的吸收,反之磷的比例过高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日粮中高钙低磷或者低钙高磷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导致代谢障碍,引发肢蹄病。

  奶牛缺锌会影响蹄部的角质化,引发蹄病。

  3.日粮结构不合理

  奶牛日粮精粗比例不当,一般情况下高产奶牛的精粗比例最高为60:40,如果精粗比例不当精料过多会导致奶牛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瘤胃中产生过多的乳酸,造成奶牛酸中毒引发蹄病。特别是现在很多牛场为了提高产量,对奶牛投入过多的精饲料,而缓冲剂应用的量不够,更容易造成奶牛酸中毒,导致蹄病发生。

  4.环境因素

  运动场过小没有给奶牛足够的运动空间,圈舍环境差,潮湿会使蹄部角质层抗感染力下降增加蹄部变形与细菌性蹄叶炎的发生率。运动场地面坚硬,不平整,有石头,水泥地面,都可造成奶牛蹄部损伤或挫伤加上粪便不能及时清理,给病菌繁殖制造了良机,容易造成蹄部感染,发生腐蹄病。

  5.季节性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奶牛应激比较大,抵抗力下降。奶牛蹄部长期在污水中浸泡,角质层变软,增加病菌的感染率,容易发生蹄病。饲料容易发生二次发酵,酸度提高,更容易产生酸中毒,引发蹄病。据统计每年从5月份以后蹄病的发病率会逐渐提高,特便是7、8、9三个月的发病率最高。

  6.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奶牛的蹄形有一定的遗传性,不良蹄型奶牛的后代容易发生蹄变形。

如有问题,请大家联系我们,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您的支持是我们不竭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畜禽邦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畜禽邦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yfbf/1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