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第四章大气污染治理措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

第四章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一、主要考点

大气污染源识别、大气污染物识别、治理措施工艺选择、达标排放的计算与判定。

两类大气污染物:(1)颗粒物;(2)气态污染物

1、除尘技术(三好两坏)

(1)机械除尘器效率不高,可作为预除尘。

(2)湿式除尘器效率不高,可作为预除尘。

(3)袋式除尘器最常见的除尘技术,应优先选择。

(4)静电除尘器火电厂常用。

(5)电袋复合除尘器更好的除尘技术,但一般用不着。

2、吸收技术

利用化学反应或溶解度差异来去除污染物;

适用于大气量、低浓度的污染物处理;

典型工艺组合:喷淋(可降温除尘)+吸收。

3、吸附技术(万金油;最末端措施)

适用于低浓度的污染物;

要求废气温度小于40℃、颗粒物浓度小于10mg/L。

4、催化燃烧技术

适用于连续稳定的可燃废气;

要求废气温度小于℃、颗粒物浓度小于mg/L(吸附法的10倍);

要求废气进行预处理去除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和颗粒物;

特别适用于含N的VOCs废气的治理(因其不产生NOx);

含Cl的VOCs废气燃烧后会产生二噁英二次污染,应重点注意。

5、热力燃烧技术

适用于连续稳定的可燃废气;

要求废气进行预处理去除颗粒物和漆雾(除尘、过滤);

含Cl的VOCs废气燃烧后会产生二噁英二次污染,应重点注意。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1、SO2治理(脱硫工艺)

(1)烟气循环流化床;

(2)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3)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

注:有色冶炼行业废气SO2体积分数>3.5%时。应以生产硫酸为主。

注:分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湿法脱硫效率更高。

2、NOx治理(脱硝工艺)

(1)低氮燃烧技术(调节燃烧温度、烟气含氧量、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催化剂失活和烟气中残留氨是两个关键因素,脱硝效率高)。

(3)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效率低)。

(4)碱液吸收(吸收处理浓硝酸产生的NOx)。

3、恶臭治理

(1)多为无组织排放,首先考虑密闭负压收集后再处理。

(2)处理工艺:吸收、吸附、燃烧、生物滤池、化学氧化。

4、重金属治理(汞、砷、铬、镉、铅及其化合物)

(1)处理工艺:除尘、过滤、吸收、吸附、冷凝、燃烧。

(2)汞(气态)①冷凝高浓度回收。

②吸收。

③吸附充氯活性炭。

④燃烧电厂含汞烟气。

(3)铅①吸收法。

②化铅锅、冶炼炉产生的含铅废气碱液吸收。

③氧化铅、蓄电池产生的含铅废气酸液吸收。

(4)砷(气态)吸收法。

(5)铬、镉过滤、除尘首选袋式除尘器。

5、VOCs治理

(1)VOCs控制措施

①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减少含VOCs原材料使用和贮存、替代高VOCs原料。

②过程控制:采用密闭罐车、密闭管道转移和输送;进行“管道泄漏检测和修复工作”;储罐密闭负压并设置VOCs收集处理设施(气相平衡系统);装卸、灌装过程设置油气回收装置;采用顶部浸没式装载或底部装载方式;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减少设备管道跑冒滴漏。

③末端治理:密闭、负压、收集、净化处理、达标排放或回收。

(2)VOCs处理工艺

一、回收技术:

①吸收较高浓度。

②吸附低浓度适用于含Cl的VOCs治理万金油。

③冷凝高浓度回收可作为前处理工艺,后+吸收吸附燃烧。

④膜分离较高浓度。

二、销毁技术:

①催化燃烧特别适用于含N的VOCs废气的治理。

②热力燃烧不适用于含氯VOCs治理,因产生二噁英污染。

③生物降解低浓度含氯VOCs不行,因氯具有生物毒性。

④等离子体。

⑤光催化技术。

6、废气计算基础知识

(1)标态浓度折算:C标*=C工*(+T)

(2)标态体积折算:V标/=V工/(+T)

(3)基准氧含量浓度折算:C基/(21-O基)=C实/(21-O实)

7、废气治理工艺组合

(1)吸附浓缩+热力燃烧

(2)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3)燃烧+脱硝+吸附

(4)过滤+吸附浓缩+燃烧漆雾

(5)燃烧+吸附

(6)吸收+吸附

本章实战练习

例题1:某新建的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城市循环经济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原料仓库、预处理车间、熔炼车间等设施。其中,预处理车间设有废气收集与处理系统、废电解液收集与处理系统和废塑料回收系统。

项目以废铅酸蓄电池为原料,首先在预处理车间倒出电解液,然后采用全自动湿式破碎分选设备对废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等作业,得到板栅、铅屑(板栅碎料)、铅膏、废电解液(含硫酸浓度约20%)和废塑料等中间产物。预处理车间为密闭厂房结构,地面进行防渗漏处理,拆解、破碎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净化达标后排放。

问题:指出预处理车间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推荐可行的处理方法。

答:(1)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硫酸雾;

(2)处理方法:车间密闭、负压处理,集中收集无组织废气后采用布袋除尘+喷淋塔碱液吸收法处理。

例题2:某印刷企业,在复合膜的干复工艺中,废气排放量约为00m3/h,溶剂使用量约为~kg/天,排气中主要为乙酸乙酯,浓度约为~2mg/m3。

问题:给出干复工艺废气合适的治理措施。

答: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解析:干复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气量大、浓度低,应考虑吸附浓缩+燃烧法处理工艺。

例题3:某汽车制造企业,喷涂工艺产生大量的喷涂废气,分为多个排放口排放。喷涂废气中有机物浓度在~mg/m3之间。喷涂工艺废气中含有漆雾,漆雾含量在~mg/m3之间,拟采用水幕过滤去除漆雾,产生大量的含有有机物的漆渣,但去除效率不高,通常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问题:给出适合喷涂工艺废气的治理措施。

答:车间密闭负压处理,集中收集无组织废气后采用高效过滤(如机械过滤)+除湿+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

解析:高效过滤去除漆渣,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去除VOCs

例题4:某光电产品制造企业,拟新建一条印制电路板生产线,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储存仓库、预处理及后处理车间,配套工程、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等。生产过程包括贴膜、烘干、沉铜、印刷、清洗等工序,生产工序主要使用甲醛、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酮类(丁酮)、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清洗工序使用的清洗剂主要含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丙酮、乙醇、异丙醇等成分。预处理和后处理时会用到酸、碱液进行处理。生产线产生的废气经废气总管收集后进入废气处理系统,采用RTO工艺处理后排放。

问题:本工程废气治理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如不可行,试优化。

答:1)不可行,

2)理由:废气中含有酸碱废气、多种有机物,仅经过RTO处理无法去除酸碱废气,也无法保证达标排放,且废气中含有及三氟乙烯、二氮甲烷,仅经RTO处理,会产生二嗯英等有毒有害物质。

3)合适的治理措施:水洗+干燥+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

本章考点常见的考题类型如下:

(1)给出适合某废气的治理措施、指出废气处理工艺是否合理。

(2)颗粒物应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措施;

(3)吸收法适用于溶于吸收剂的废气;

(4)吸附法几乎是“万金油”,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和末端治理工艺;

(5)燃烧法和吸附法类似,几乎是“万金油“,适用于难处理的可燃废气,例如有机废气,分为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但要注意燃烧尾气的二次污染;

(6)二氧化硫的治理措施很多,比如石膏法、氨法、炉内喷钙法

(7)氮氧化物治理,首先低氮燃烧,其次采用SCR或SNCR脱硝

(8)恶臭气体,首先恶臭源应采取密闭的措施,将恶臭气体收集以后,送去恶臭气体治理系统,治理系统可以采用碱液吸收、化学吸附、燃烧、生物除臭等措施;

(9)氯化氢、氟化氢等酸性气体可采用碱液吸收法去除;

(10)重金属废气治理主要思路是让重金属元素从气相中沉积下来,转化为固相或液相,重金属颗粒物,采用除尘法去除;重金属废气,采用过滤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11)VOCs的治理,首先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其次进行密闭收集,减少跑冒滴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可采取冷凝回收、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治理措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lcbx/2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