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有毒有害化学品过程中,由于非人为因素或非人为主观因素引起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燃烧或爆炸事件,统称为突发化学事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安全规范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设备跑、冒、滴、漏或意外事故,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不慎及交通事故等。
突发化学事故的主要类型1.爆燃突发、死亡人数多,常见于煤气和天然气。
2.泄漏以中毒损伤为主,常见于危险化学品如氨气、液氯、氯气、TDI。
3.井喷少发,但致死率较高。
4.化学性食物中毒农药、鼠药等,多发且社会影响大。
突发化学事故对人员的危害1.中毒化学毒物的种类不同,引起的人员中毒的症状和表现亦不同,常见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化学性肺损伤等,最终导致中毒人员伤残甚至死亡。
2.烧伤多见于爆燃事故,通常伴有复合伤。
3.窒息主要由窒息性气体引起,如氮气、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二氧化碳,以及氩、氖等惰性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苯的硝基或氨基化合物蒸气等血液窒息性气体;氰化氢和硫化氢等细胞窒息性气体;光气、氯气等肺损伤性毒剂。
事故现场的自救互救1.保持镇静,迅速向上风或侧风方向移动,及早脱离染毒区。
2.及时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衣,或者用湿毛巾、湿纸巾等替代物品遮挡口鼻。
3.氰化物或有机磷毒物中毒人员,条件许可时可现场自行注射抗氰化物或抗有机磷自动注射针自救,也可以由同伴协助注射;伤员应及时外移,至上风无污染区的通风处,去除污染衣物,洗消;原则上不在污染区内实施救治。
4.离开污染区后,及时脱去外衣,用清水彻底清洗裸露皮肤、头发;如眼部污染,迅速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突发化学事故现场的人员防护呼吸道、眼睛、皮肤和消化道是化学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应重点防护。针对不同毒剂应采取对应的防护方法,事故现场除面部(口鼻和眼睛)防护外。对易透过皮肤吸收的毒物和腐蚀性化学品,还应进行皮肤防护。危险化学品的防护原则如下:
1.对剧毒化学品需要采取全身防护,佩戴防毒面具,穿着防毒衣。
2.对中等毒性化学品可以采取简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口罩、胶皮手套、防护眼镜和靴套等。
3.对于一般化学品,可以采用乳胶手套、围裙、平光眼镜等进行防护。
染毒区的行动规则1.进入染毒区必须穿戴防护器材,至少保持两人一组,避免单独行动。
2.不得在染毒区随便坐卧;禁止饮水、进食或吸烟。
3.离开染毒区后,人员和器材需尽快进行洗消,确认无污染后进入清洁区域。
沾染化学毒物人员的洗消1.尽快去除染毒衣物
(1)自上而下去除衣物和鞋子,切勿将衣服拉过头顶脱除。
(2)将染毒衣物由内向外折叠,将污染物包在里面,放入收藏袋或容器。
(3)去除全部饰品(首饰、手表、戒指、助听器、隐形眼镜等),并另行处置。
2.皮肤洗消
(1)如皮肤表面有液滴态或固体毒物,先用清洁的吸附材料(如军用毒剂消毒包、纱布、毛巾等)吸除液滴、擦除或刮除固体毒物。
(2)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清洗受污染皮肤,稀释并冲去颗粒状污染物和水溶性化学品,重点清洗皮肤皱襞、皮纹、指甲、耳朵和毛发。
(3)用海绵、软毛刷或毛巾轻轻擦拭污染皮肤,去除有机化学品和石油化学产品,再次用水清洗,擦干。
(4)开放性伤口和眼睛用生理盐水清洗,随后包扎开放性伤口。
注意事项:
(1)收集洗消环节中产生的全部固态废物和废水,防止发生继发性污染。
(2)洗消区工作人员在撤离之前,应自我洗消并更换清洁衣服。
化学毒物的识别1.采用专业侦检设备检测。
2.根据化学品的气味、颜色、物态进行判断(表1、表2)。
表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颜色
颜色
化学品
黑色
爆炸物、炸药烟云
无色
液化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全氟异丁烯、天燃气
白色
液氮、液氨
黄色
硝基苯、氯气
橙色
氮氧化物(N2O4、NO2)
表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物态
物态
化学品
气态
氨气、氯气、光气
液态
毒物、毒剂
胶粘态
芥子气、液体炸药
粉末
刺激性毒剂、失能剂毒剂、农药、鼠药
固态
氰化钾、氰化钠
3.根据人员中毒症状进行判断。
(1)根据皮肤症状进行判断:见表3。
表3常见危险化学品中毒的皮肤症状
皮肤症状
化学品种类
烧灼刺激
酸、碱、路易氏剂等中毒
皮肤青紫
缺氧、亚硝酸盐、窒息性气体
皮肤潮红、灼伤、红肿、起疱
强酸、强碱、芥子气、路易氏剂
皮肤发红
一氧化碳、氰类毒物、失能性毒剂中毒
(2)瞳孔大小:瞳孔散大提示可能是失能性毒剂中毒;瞳孔缩小则可能是有机磷农药等神经性毒剂中毒。
(3)呼吸道症状:咳嗽、刺激、流涎等症状提示可能是刺激性毒剂、氯气、腐蚀性气体、氮氧化物等中毒;憋气、呼吸困难提示可能是有机磷农药等神经性毒剂、窒息性气体等中毒。
(4)神经系统症状:肌颤、惊厥、昏迷提示可能是有机磷农药等神经性毒剂中毒;惊厥、皮肤发红、瞳孔散大等提示可能是氰化物中毒。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参见表4。
表4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表
毒性
分级
大鼠经口
LD50
(mg/kg)
大鼠吸入
LC50
(mg/m3)
大鼠经皮
LD50
(mg/kg)
人经口可能的致死量(g,以体重60kg计)
剧毒
﹤5
﹤20
﹤20
0.1
高毒
5~
20~
20~
3
中等毒
50~
~
~
30
低毒
﹥
﹥0
﹥0
注:摘自《危险化学品中毒应急处置手册》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