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强酸类中毒 >> 疾病介绍 >> 中暑

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对高温环境适应不能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2、人体产热增加;3、散热障碍;4、汗腺功能障碍。

症状: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1、热痉挛:肌肉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循环容量不足: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

3、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

劳力性热射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次/分,脉压增大。

非劳力性热射病:皮肤干热和发红,一般无汗。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性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诊断:在炎热夏季热浪期,遇有体温过高伴有昏迷患者首先应考虑到中暑诊断。

并发症:昏迷;低血压;心律失常、心里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肝衰竭合并肾衰竭。

治疗:降温治疗:体外降温(冷水擦浴、电风扇、空调);体内降温(冰盐水胃和指肠灌洗);药物降温(氯丙嗪)。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预防:1、暑热季节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居住环境。

2、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周时,应饮用含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

3、暑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

4、中暑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阳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jbjs/1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