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慢性肾衰竭

真题回顾

患者,男,50岁,1年来头晕、乏力,半月来加重伴心悸、纳差、恶心,血压增高为/mmHg,化验尿蛋白(++),沉渣RBC4~8/Hp,血Hb80g/L,血肌酐μmol/L,BUN25μmol/L。

.根据国际公认的「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的分期,该例慢性肾脏疾病的分期是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该患者符合

A.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B.氮质血症期

C.肾衰竭期

D.尿毒症期

.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镁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磷血症

题目解析

题:

这是七版教材内容,K/DOQI分期根据GFR进行分期,共分为5期,题目给出的血肌酐值,还需要用到我国慢性肾衰分期法,1期~μmol/L,2期~μmol/L,3期~μmol/L,4期≧μmol/L。因此该患者按照我国慢性肾衰分期法应该为3期,相当于K/DOQI4期,答案选D。同学们做此题时应该注意第八版教材和第七版教材的区别,第八版教材的K/DOQI分期仍然分为5期,但略有不同,见考点讲解。

题:

这依然是考查我国的分期法,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肾衰竭分为4个阶段,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分别对应K/DOQI分期的2期、3期、4期和5期,所以该患者符合肾衰竭期,因此答案为C。

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特别在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由于肾排镁减少,常有高镁血症,同时有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所以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镁血症,因此答案为A。

考点讲解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KD)。

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分期是依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指南,分为1~5期,如下表:

分期

特征

GFR

[ml/(min*1.73m2)]

防治目标-措施

1

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2

GFR轻度升高

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

降低CVD(心血管病)风险

3a

GFR轻到中度降低

45~59

3b

GFR中到重度降低

30~44

延缓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低

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

<15或透析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慢性肾衰竭代表CKD中GFR下降至失代偿的那一部分,主要为4~5期。

男性发病率(55%)高于女性(45%),高发年龄为40~50岁。

一、病因

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

二、发病机制

1.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肾单位高灌注和高滤过,主要损伤肾小球和残余肾单位;

(2)肾单位高代谢,主要损伤肾小管和间质;

(3)肾组织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均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硬化;

(4)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损伤肾单位,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

(5)其他,如肾脏固有细胞凋亡增多,醛固酮增多等。

2.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尿素氮和肌酐与尿毒症的症状、体征无关。

(1)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下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的毒性作用;

(3)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肾性贫血、肾性骨病;

(4)持续炎症状态、营养素(必需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缺乏等。

三、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最常见为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代谢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性酸中毒(高/正氯血症性高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

(2)水、钠平衡紊乱:主要为水、钠潴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或(和)体腔积液;

(3)钾代谢紊乱:易出现高钾血症,有时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钙缺乏和磷增多,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晚期(GFR<20ml/min)时才会出现低钙、高磷。

(5)镁代谢紊乱:常有轻度高镁血症,过多应用利尿剂偶可出现低镁血症。

2.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代谢紊乱

(1)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症两种情况,前者多见;

(2)常出现高脂血症,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3)维生素代谢紊乱也很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常与摄入不足、某些酶活性下降有关。

3.心血管系统表现:

常见并发症和最主要死因,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病变,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4.呼吸系统症状:

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性肺水肿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

5.胃肠道症状:

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6.血液系统表现:

主要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7.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精神症状如幻觉、抑郁等,周围神经病变很常见,感觉神经障碍为著。

8.内分泌功能紊乱:

肾脏内分泌紊乱、糖尿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紊乱及外周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继发性甲旁亢。

9.骨骼病变: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四、诊断

根据病史、肾功能检查及相关临床表现

五、鉴别诊断

肾前性氮质血症: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h后肾功能即可恢复;

急性肾损伤:根据患者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或肾图检查。

六、治疗

早期防治→早诊断、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和去除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1.及时、有效得控制高血压:CKD患者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但CKD5期要求在/80mmHg以下,治疗应个体化;

2.ACEI和ARB:良好降压作用,还可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减轻蛋白尿,减少心肌重塑,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

4.控制蛋白尿:将尿蛋白控制在<0.5g/24h,或明显减轻微量白蛋白尿;

5.其他,如积极纠正贫血、戒烟等。

营养治疗→限制蛋白饮食,摄入足量热量,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叶酸,控制钾、磷等的摄入。

药物治疗

1.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1)纠酸:口服碳酸氢钠,必要时静脉输入;也可根据情况口服或注射呋塞米,以增加尿量;

(2)防治水、钠紊乱: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

(3)高钾血症的防治:积极预防,严格限制钾摄入,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适当应用袢利尿剂,严重高钾血症应及时给与血液透析治疗;

2.高血压的治疗

ACEI、ARB、该通道阻滞剂(CCB)、袢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均可应用,前三者应用较为广泛。ACEI和ARB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清钾和肌酐水平的变化。

3.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应用,补充铁剂;

4.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口服碳酸钙或1,25-(OH)2D

3(骨化三醇),口服磷结合剂(司维拉姆、碳酸镧等);

5.防止感染;

6.高脂血症积极治疗;

7.透析前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

肾脏替代治疗

GFR<10ml/min并有明显尿毒症表现,应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

千思捷:您身边的医学考研辅导专家!









































四川白癜风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jbjs/12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