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重现某日下午4时许,林女士抱着她5个月大的女儿来到位于自家小店对门的一蓄电池修理部门前,准备收取早上晾晒的衣服。突然,一辆由北向南驶来的白色桑塔纳面包车冲上人行道,撞飞了摆在修理部门前的十几个硫酸桶,有几个正巧砸在了她和孩子的身上。林女士来不及躲避,重重摔倒在地,孩子也从她手中飞了出去。高浓度的硫酸溅在她身上,女儿更是从头到脚淋了一身,脸上瞬间鼓起了血泡。受伤后,丈夫毛先生立即将妻女送到医院治疗。据医师诊断,女儿全身20%二度至三度灼伤,主要集中在头、面和颈部;原本粉嘟嘟的小脸上,布满了红褐色的伤疤,左眼眼眶已明显塌陷,右眼和嘴巴由于被灼伤而不能完全闭合,左眼完全萎缩,右眼仅有光感。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医治后伤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但她的眼睛需要做眼角膜移植手术才能重见光明。应对措施强酸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和腐蚀性,经皮肤接触、口服或由于呼吸道吸人酸雾均可中毒。强酸类常用于工业、制药和化学试剂等,家庭日用品如去污剂、擦亮剂、蓄电池都含有强酸。强酸一旦进入人体,除灼伤外,还可使蛋白质与角质凝固,溶解或造成组织坏死以及肝、肾功能损害、体内酸碱平衡,对人体危害极大。(一)强酸中毒的途径和
临床表现1.皮肤接触而导致强酸中毒。如果强酸误入眼部,眼睛受到强酸的刺激和腐蚀后,可导致角膜浑浊、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口腔黏膜接触不同酸类腐蚀剂,可产生不同色的痂,如硝酸为黄色痂,盐酸呈灰色痂;皮肤接触强酸,会出现三度烧伤样病变,局部凝固性坏死、溃疡或结痂。2.误服导致强酸中毒。口服强酸后,口腔、咽部、食管和胃肠等处表面会出现水泡、溃烂和灼痛,并有恶心、呕吐、疼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呕吐物有酸味,含有血液和黏膜碎片。由于喉头水肿可引起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窒息等,重者还可引起胃穿孔和休克。口服大量强酸吸收后,可发生重度酸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儿童误服草酸和草酸盐中毒还可出现低血钙和手足抽搐。若大量草酸钙结晶堵塞肾小管,则引起尿闭,甚至尿毒症。强酸中毒恢复后大多有食道和贲门狭窄。3.呼吸道吸入酸雾中毒。会有呛咳、咳泡沫或血性痰,并可发生喉头水肿、痉挛、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发绀、窒息、肺炎及肺水肿等。吸人高浓度强酸烟雾,呼吸中枢可因反射性地受到抑制而发生“电击样”死亡。强酸中毒可致机体缺氧,严重脑缺氧对小儿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二)急救措施专家指出,一旦发生急性酸中毒,能否及时抢救是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误服不同种类的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治疗方法不同,催吐和洗胃等也有相应的禁忌。所以,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产生不良后果。但如果不能以最快速度入院治疗,则需就地救治,等医院就诊。无论何种形式酸中毒,都应尽快带患儿离开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停止酸类接触。眼部受损,则参见儿童眼外伤一节的急救方法。如眼疼痛明显时,用0.5%丁卡因溶液滴眼,然后滴入1%硫酸阿托品,医院请眼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皮肤被强酸灼伤,则应立即脱掉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在20分钟以上,然后用中和剂如2%~5%碳酸氢钠、l%氨水或肥皂水、石灰水(20%石灰)等冲洗,之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创伤处理同一般灼伤,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彻底冲洗后,烧伤创面可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床单、被罩、衣服等包扎。冲洗时切忌用强碱液。消化道强酸灼伤,应立即口服很稀的肥皂水、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稀粥、面糊等,每次毫升;亦可口服2.5%氧化镁溶液毫升或氢氧化铝凝胶毫升,以保护胃黏膜。误服强酸,原则上应禁止催吐和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忌服用碳酸氢钠及碳酸钠做中和剂,以免与酸中和时产热,加重烧灼伤;同时避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增加胃穿孔的危险。专家提醒强酸是一种腐蚀剂,包括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氟酸等无机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经皮肤接触、口服或经呼吸道吸入酸蒸汽,都会引起呈界线明显的组织灼伤与酸中毒。儿童强酸中毒大多由于误服所致;燃烧蓄电池时也可发生吸入性中毒;此外,还有遭人故意伤害。家庭要注意预防强酸中毒,妥善保管强酸类物质及含强酸的日用品如洁厕灵、磁洁净等,教育儿童不要服用这些日用品或拿着玩耍。强酸中毒时,对病情较重的烧伤患儿,医院治疗。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jbjs/1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