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
诊断检查:
一、问诊要点
①注意询问诱发因素,有无胃肠道、肾脏失钾疾病存在,如长期或大量呕吐或腹泻、持续胃肠减压、肠瘘、肾小管性酸中毒。
②有无以下药物接触史:甘草、利尿药(噻嗪类、呋塞米等非保钾利尿药及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药);抗生素(青霉索、庆大霉素等);糖皮质激素、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大量葡萄糖液和胰岛素同时应用。
③是否长期食用粗制棉子油。
④注意询问主要临床表现,有无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便秘等症状;有元肌肉软弱无力,特别是股四头肌,表现为站立不稳,或登楼梯困难,甚至软瘫、呼吸困难;有无精神委靡不振,心悸、心慌,多尿、夜尿增多表现。
⑤有无周期性麻痹、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等病史。
二、查体要点
①注意有无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嗜睡甚至昏迷。
②腹部是否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麻痹,麻痹性肠梗阻。
③注意各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④有无肌肉软弱无力甚至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
.三、进一步检查
①血清钾。
②24h尿钾、尿液pH值。
③心电图。
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甲状腺激素、皮质醇节律监测,以明确病因诊断。
⑤CT、彩超可了解肾脏及肾动脉情况。
四、诊断
(一).诊断依据
1.长期禁食或少食、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尿药而未补钾。
2.乏力、腱反射减弱、神志淡漠、嗜睡、腹胀、腊麻痹、心悸、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3.血清钾3.5mmol/L。
4.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双向、倒置或出现U波。
(二)、低钾血症的分度
(1)轻度低钾血症:血清K+为3.0~3.5mmol/L,可不出现症状。
(2)中度低钾血症;血清K+为2.5~3.0mmol/L,出现临床症状。
(3)重度低钾血症:血清K+2.5mmol/L,可出现严重症状。
鉴别诊断:
针对引起低血钾的病因进行鉴别,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慢性肾脏病、Graves病、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高钾血症的ECG表现ECG是诊断高钾血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1.血清钾﹥6mmol/L时出现基底窄而高尖的T波。2.血清钾7-10mmol/L时P-R间期延长,P波渐消失,QRS渐变宽;R波渐低,S波渐深,ST段与T波融合,Q-T间期缩短。3.血清钾﹥7-10mmol/L时,以上改变综合后可使ECG呈正弦波形。4.进而心室颤动。5.由于许多高钾血症常用时合并代酸,低钙及低钠等,也对ECG改变有影响,因此有时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始能确诊。紧急处理⑴、首先用10%药葡萄糖酸钙20ml+10%GS20--40ml缓慢○v。10分钟见效果,作用可持续1小时。⑵、继之用5%碳酸氢钠-ml快速静滴。(注意先补钙,后纠酸,NaHCO3与Ca2+不见面)。5分钟见效,作用可持续2小时。⑶、然后50%GS50ml+10%GSml+RI8--10u(按每4gGS给予1uRI静滴)。半小时见效,持续4小时。⑷、排钾措施:A、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冲服;20%甘露醇ml,口服;或大黄粉3.0g,冲服。也可用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20%甘露醇ml,保留灌肠。B、速尿60mg,缓慢○v,用于每日尿量﹥ml者,对尿毒症少尿患者无效。⑸、立即作血透。一、对抗钾对心脏的抑制。(一)钙剂:可对抗钾对心肌的毒性,可直接对抗高K对细胞膜复极的影响,而使阈电位复常。常用10%葡萄酸钙20ml+5%葡萄糖注射液20ml慢静推。起作用甚快,1-3分钟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30-60min.注射后可用ECG监护,如10-20min未见效果,可再重复注射。(有HF时不宜同时使用洋地黄)(二)碳酸氢钠1.作用机制:(1)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2)Na+对抗K+对心脏的的抑制作用;(3)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4)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5)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HR。2.方法:用5%NaHCOml○v继以-ml快静滴。用后一般5-10分钟起作用并持续到滴注完后2h。滴注中应注意防止肺水肿(急性左心衰),合并HF者慎用。小部分病例由于注射后导致的碱血症快速产生,可诱发抽搐或手足搐搦症,此时可同时注射葡萄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但NaHCO3不得与钙剂混合。(三)GS+RI使血清K+转移至细胞内一般用25-50%GS,按每4-5gGS给予IuRI(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50%GS50-ml+RI16-12u或10%GSml+RI10u静脉快滴1h.注射开始后30min起作用,持续时间为4-6h。通常应用上述剂量后血K+可下降0.5-1.2mmol/L。必要时4-6h再重复一次)(四)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可促进K+通入细胞内,如沙丁胺醇等。二、促进排钾:(一)经肾排K,肾为排K主要器管,1.高钠饮食2.静滴高钠溶液(高渗盐水):作用机制和5%NaHCO3作用相似。常用3-5%N?S-ml静滴,效果迅速,但可升高循环血容量,应注意监护心肺功能,若尿量正常,亦可用等渗N?S。3.排K利尿药:速尿(40-80)mg、双克,等排K利尿药,但RF时效果不佳。(二)经肠道排K:可用阳离子交树换脂在肠道与钾交换,清除体内钾。常用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10-20g2-3/日,口服或4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ml,口服,一次20ml,2-3/日,(降K树脂25g2-3/日)。(三)透析疗法:适用于急重症高K血症伴RF时,以血透为最佳,也可腹透,血透为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应用低K或无K透析液。可使K+几乎在血透后即刻开始降低,1-2h后几乎均可使高K血症恢复到正常。三、减少K的来源:1.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饮食和药物。2.避免应用库血。3.清除体内积血,或坏死组织。4.停服保K利尿剂和ACEI(ARB)5.控制感染,减少细胞分解。6.供高糖高脂饮食,或采用静脉营养,以确保足够热量,减少体内分解代谢释放的钾。
高钾血症的诊断
1.血清钾﹥5.5mmol/L。2.有导致血钾升高和(或)肾排K减少的基础疾病。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表现。4.ECG可作为诊断、判定,高钾血症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5.必须注意:(1)血钾水平和体内总钾含量不一定是呈平形关系,K过多时,可因细胞外液过多或碱中毒而使血K不高;反之,K缺乏时,也可因血液浓缩和酸中毒而使血K升高。(2)采血时止血带过紧过久,反复握拳或局部拍打,抽血或向试管放血不当,均可使RBC内的K释出,或血标本溶血均可致“假性高K血症”(3)确定高K血症诊断后,还要寻找和确定导致高钾血症的原发疾病。高钾血症的ECG表现ECG是诊断高钾血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1.血清钾﹥6mmol/L时出现基底窄而高尖的T波。2.血清钾7-10mmol/L时P-R间期延长,P波渐消失,QRS渐变宽;R波渐低,S波渐深,ST段与T波融合,Q-T间期缩短。3.血清钾﹥7-10mmol/L时,以上改变综合后可使ECG呈正弦波形。4.进而心室颤动。5.由于许多高钾血症常用时合并代酸,低钙及低钠等,也对ECG改变有影响,因此有时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始能确诊。高钾血症常见病因1.少尿型急性RF,为临床上高K血症最常见原因。2.CRF伴血容量不足和肾前性少尿,高K型肾小管性酸中毒。3.长期使用保K利尿剂,ACEI(ARB)4.摄K过多,在少尿基础上PO或静脉摄入K过多或输大量库存血。5.代酸,组织破坏(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K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6.浓缩性高K血症。7.I型DM时血糖突然升高,可出现“反常性”高K血症。附:高血钾型RTA,多见于老人,多具有RD(以糖肾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并已发生轻中度RF(GFR﹥20ml/min).临床上以高u代酸(AG正常)及高K为主要特征。其酸中毒及高K严重,与RF程度不成比例。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