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的黑龙江某县一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中毒事件”被频频刷屏。该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查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大毒物!
米酵菌酸!
那么,这米酵菌酸是何物?
科普、科普来了~~~
米酵菌酸(Bongkrekicacid,BA[1])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最可怕的一点是,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就算做熟了吃,毒素还是没法完全去掉,依然会使人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发。
这些食物一旦变质可能含有米酵菌酸:发酵玉米面制品、久泡的木耳、酸汤子、臭碴子、糯米面汤圆、河粉等湿米粉,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
如何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1
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2
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正常干银耳经水泡发后,菌片呈白色或微黄,朵形完整,弹性好,无异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其基底部,泡发后应及时食用,凉拌前要用开水焯熟。
3
在选购马铃薯粉条等食物时,要细看生产日期,确保新鲜;要选购外观无霉变、外形规整且色泽正常的产品;购买后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食用时一旦发现有酸败或霉变气味,立即停止食用。
特别提醒!发生中毒后,消费者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对中毒患者应及时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举一反三
这些食物也要警惕
没熟的豆角
●食用加热不充分的豆角、扁豆会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豆角、扁豆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必须充分受热方能灭活。
醉虾、醉蟹
●可造成寄生虫感染,引起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不提倡生食醉虾醉蟹。酒精不能有效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红心的甘蔗
●霉变甘蔗中含有的3-硝基丙酸属于神经毒素,如中毒严重,即使抢救过来,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未煮透的豆浆
●有毒成份为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潜伏期30分钟至1小时。当豆浆加热到80℃到90℃时,皂甙会受热膨胀,产生大量泡沫,如果此时误认为豆浆已经沸腾而停止加热,就容易出现中毒。
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经肠道吸收后可在体内转化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可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
毒蘑菇
●在我国能威胁人生命的毒蘑菇有20余种,而极毒的有10余种。毒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草原、树林中蘑菇生长较为集中。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肉眼很难鉴别蘑菇是否有毒。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救治非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来源/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叶杰红)
桂林编辑中心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