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有机磷中毒急救中阿托品的应用技巧

(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是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药物,早期迅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成败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复杂,各项阿托品化指标变异性大,使有时阿托品化判断困难,盲目大剂量使用阿托品或使用过程中阿托品突然减量,都可以增加死亡率。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参考有关文献,浅谈阿托品在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技巧。

1 阿托品化标准

一般认为阿托品化标准为:①瞳孔扩大,不再缩小。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③心率加快。④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有轻度烦躁不安。⑤体温轻度升高(37.5~37.8℃)。⑥眼底动脉扩张。

2 关于阿托品的用法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经典的阿托品用量似嫌不足,特别是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明显不足。根据我院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经验,总结出阿托品用药方案为:轻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4mg静注,每3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1mg静注,2~4小时1次;中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5mg静注,每5~1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2~3mg静注,30分钟1小时1次静注;重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0mg静注,每3~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3~5mg,每15~30分钟1次静注,阿托品化维持时间5~7天。乐果中毒阿托品化维持时间7~10天。我们对阿托品的应用遵循了“宁早勿晚,宁多勿少,宁快勿慢,重复足量”的应用原则,尽快使患者达到阿托品化。

3 阿托品的足量应用

3.1 阿托品用量个体化,阿托品的足量是公认的原则,但因患者的体质,服药的种类,就诊的早晚,服毒的量及洗胃的质量有别,其需要阿托品的量也不相同,即使中毒程度相同,用药量也不相同。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过程中,开始阿托品剂量要偏大,静脉注谢,并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是否扩大,皮肤是否潮湿,四肢皮肤温度是否转暖,肺部啰音是否减少,口鼻分泌物是否减少,意识是否苏醒,心率快慢等变化。如瞳孔扩大,口鼻分泌物减少,皮肤干燥,心率加快,肺部罗音减少,意识苏醒,特别是四肢皮温转暖,是阿托品化的重要指标。避免超大剂量使用阿托品,如每次50~mg静注,每5~10分钟1次,使患者未出现阿托品化指征,确迅速到了阿托品中毒的剂量,使患者昏迷更加严重,出现高烧,心肺功能衰竭,脑水肿而死亡。

3.2 阿托品的用量既要有章可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用法应灵活掌握,即在使用中观察,在观察中使用,根据病情变用量也变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若阿托品的用法、用量不变,患者病情一度好转继又出现高热、狂躁、谵语等阿托品中毒表现时,则必须及时停药,待患者阿托品中毒表现不明显时再小剂量应用阿托品;若患者阿托品化愈来愈不明显时或再度出现M样症状时,提示阿托品用量不足,需要重新阿托品化,维持剂量要加大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

3.3 在维持治疗过程中,防止减量过快或停药过早致反跳发生,在阿托品化维持治疗过程中,用药后患者出现发烧,口干明显,心率增快时可减量,一般每1天减1次量,即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每次用量,只能选一种方法,不能即延长给药间隔,同时又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减药过快导致反跳发生。

4 识别干扰和假象

临床实践证明,有个别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阿托品化指征不明显,或者与用药不符,这时应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追踪观察,排除干扰和假象,综合判断阿托品化指标。如有机磷农药污染了瞳孔时,即使阿托品应用过量,瞳孔可能仍不扩大,合并应用安眠药、镇静药时也可出现瞳孔缩小;少数乐果中毒时瞳孔不缩小。脑水肿时可出现瞳孔扩大,不一定是阿托品足量;心功能不全或肺炎伴有机磷中毒时,超量应用阿托品,肺部湿啰音可不消失,极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或脑水肿时,皮层下中枢受抑制,失去对血管神经的调节,并反射性引起心率缓慢;部分患者由于中毒性心肌损害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致心脏自律性及传导功能受损,使原有的心脏传导阻滞加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其心率可不增快,甚至减慢,中毒剂量的阿托品有时反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并出现结性逸搏,心率相对缓慢。因此,正确判断阿托品化指征,应根据皮肤、粘膜、瞳孔、心率、体温、肺部情况等综合判断分析,而不能局限于1~2个指标就判断阿托品过量或不足。

总之,口干、皮肤干燥、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减轻或轻度谵妄是阿托品化可靠指标,体温超过39℃提示阿托品过量。瞳孔扩大,心率加快,肺部啰音消失,可作为阿托品化的辅助指标。及时彻底洗胃,消除残余在皮肤上的有机磷农药,大量输液、大量复能剂的应用,也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的关键。

版权申明:部分网络资料无法找到原作者而无法署名。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周之处望谅解!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推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fgj.com/jcff/18168.html